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讲堂 » 专家讲堂 » 正文

中国涂料如何进军世界名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19  作者:沈浩 博士  浏览次数:2275
中国新型涂料网讯:
摘要:本文对中国涂料如何进军世界名牌问题提出了一个初步的看法,指出了中国涂料界的现况和不足,从联合战略的角度提出组织一个“联合协调委员会”的建议,分析了部分进军世界名牌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经济现代化;综合国力;联合战略;商业性战术;技术性战术
 一、问题的由来
        中科院于2005年2月18日,推出了《2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披露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在21世纪前50年代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中等水平,全面完成经典经济现代化,基本实现综合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左右(按经济现代化定量评价);在21世纪后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先进水平,全面完成第二次经济现代化,全面实现综合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10名左右。
        同一天,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是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任务非常艰巨。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01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十分显著。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100年左右,与德国等7个国家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
        中国经济现代化是一种追赶型经济现代化,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并遵循市场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规律。
        那么中国涂料的现代化情况如何?中国涂料行业的现代化面临些什么问题?中国涂料能否有几个品牌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世界名牌,如何去实现“品牌战略”?
二、中国涂料界现况
        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外国的差距,不一定类同于某一个行业与另一个国的该行业的差距。中国的涂料行业与美国等经济现代化国家相比,不一定也差距100年左右。近20年来,由于我国正确的对外开放政策,经过国内涂料界的领导、行业协会及全国数十万的涂料工作者及大专院校、科研所同仁的努力,中国的涂料行业与外国的涂料行业差距取得了快速的缩小,在民用涂料方面是十分明显的,但在一系列尖端新产品开发能力方面、在特种涂料制备方面、在合成原料、助剂生产方面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
        2004年中国涂料的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涂料界已进入现代化。一个行业的现代化是一个综合力的总量体现,这种总量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或者可以用“系统工程”这个概念来说明。由行业的源头材料生产出发→→产品生产→→生产设备→→检测/检测标准→→服务。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现代化的标准和内容。在这个流程之外的有科研与之相匹配的系统,例如:新材料的开发研制,新工艺、新配方、新设备的开发研制,标准的制定,全球服务的规范,而属于化工/精细化工行业的产品又要紧跟现代社会学、环境学、环保要求、能源危机、资源再生、循环再利用的等诸多事项的约束和控制。从世界发展的宏观大气候,到全国各地每一个生产单位的微观小气候都是必须关注和不断改进的。
        行业的现代化是产品进入世界名牌的催化剂和助产师。行业落后,想闯入世界名牌是艰难的,但是作为一个公司的某一个产品如果按上述的思维,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达到了现代化的程度,那么这个产品进入世界名牌是有可能的。这种进入我们可以称之为“偶然性突破”,但必须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去策划、设计和踏实地有耐心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为之奋斗。企业家/实业家要先不惜成本,获取名牌才能有机会享受到实现名牌战略成功后的丰硕经济回报和名扬四海的精神欣慰。
        在成功名牌的背后,都有一定的策略和手段,下面举几个实例作为参考。
曾宪梓先生的“金利来”领带。在1971年耗巨资3万元在香港无线电视特辑做广告,这在当时是一个出同行意外的大举措,结果,从1971到1973的大股灾,许多人倾家荡产,而“金利来”恰销路反弹。
        田家炳先生的“田氏塑胶厂”,在1958年由印尼到香港,他靠“以客户为先和企业改革(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使他的多种化工塑料制品成为全东南亚的顶级产品。
        胡文虎的“万金油”是从旅游中体验发展出的一个生意灵感,他把医疗责任从医生身上转为“自我照顾”,用低价、方便打开销路,结果誉满全球。
        黄祖耀的新加坡大华银行,在1970年只是一间不被外资看好的小银行,他靠策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中的“增长性策略(Growth Strategy)”概念,以收购合并比自己实力较弱的企业为手段,将银行做大。
        吴百福,台湾台南县人,是即食面(日本日清食品出前一丁)的创建人,在日本坐过牢,深深体会到吃面的重要,1955年到1958年历时3年的试验,制造出第一批即食面,他的成功在于专注一业集中发展的策略。
        拜耳,德国人,世界著名拜耳化学公司创始人,他是靠发明了一种红身染料起家的,1897年他引进人才聘请了一位化学专家费利克斯·赫夫曼发明了“阿司匹灵”,申请了专利,这药物给拜耳公司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财富,到1982年公司研究员高达一万二千七百人,目前拜耳公司的产品几乎垄断了世界上的化工、医药、农药、生化试剂生产和市场。这是化学史中较典型的、成功的人才战略实例。
        洛克菲勒,美国纽约郊区出身,是美孚石油公司的董事主席,他靠权术谋略——由于石油运输的规模、线路非常巨大,他想出了和铁路公司结盟这一招,大大获利,同时引来了同行业的结盟反扑,这时洛克菲勒又运用了类似中国秦朝张仪的连横计分化了苏秦的合纵联盟,那样将对方分化瓦解,最后成为垄断,并一度成为美国首富。
        ……
        各种制胜方法无法一一列举,但是简单的总结一下,无非是靠技术,靠人才,靠谋略,靠市场对路,靠赢得客户的心灵。对一个企业家来讲要创名牌,首先要有必胜的信念和充满热情,要组织好自己的一个团队,要不断开发适应潮流的独、新、奇产品,最后要在品牌的路上不怕艰辛,顽强奋斗。
        再回过来看看我国涂料界中的问题,下面四项是创名牌的致命弊病:
    ① 资本拥有者(或者是董事长/总经理)等急功好利之心远大于爱财惜人,重金养名之心。

    ② 投入市场营销的力度和思考,远大于对自己产品的质量、开发、改进和创新投入的力度和思考。
    ③ 技术专家、工程师(不论在同一个单位或在不同单位)相互的防范、排斥、怀疑之心远大于共同探讨、交流、合作之心。
    ④ 不正当及不正常竞争方法手段远大于按法律法规进行的竞争方法和手段。
    这四点,使我国的涂料不仅在国际上难以出名,有时在国内为了争名牌产生相互扼杀、破坏。实在是令人非常痛心的事实!特别是在定金世界各国的涂料公司分分进入中国抢占市场,石油原料又不断上涨,科技发展速度又加快的时刻,真心盼望,以民族大义为重,能齐心合力创造中国名牌和争取成为世界名牌。
三、进军世界名牌的战略战术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基础(如前面所述与现代化国家差距很大)及化工基础很差,因此中国涂料进军世界名牌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也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及的事。从整体水平上讲是落后的,但是在某个公司或某个产品上讲进行突破是有可能的。这里主要集中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 专家讲堂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