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涂料营销 » 正文

涂料企业应从“竞争”走向“竞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29  浏览次数:54

      作为民族涂料企业的代表,嘉宝莉及一些优秀企业目光早已不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着眼实现中国涂料强国的梦想。在此背景下,建立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模式,使中国涂料产业大军各显其能协调发展,形成国家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中国涂料携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似乎已成为中国优秀涂料企业普遍的一种内心深处的呼唤和渴望。因此,我们可以断言,10家优秀涂料企业对这次交流如此感兴趣,其醉翁之意当然不在酒,而意在借此机会表达竞合诉求,希望能从中学到什么,能为产业做点什么。

      竞合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促使企业间的关系发生新的调整,从单纯的对抗竞争走向一定程度的合作。合作竞争的核心逻辑是共赢性,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竞合关系。优秀涂料企业应与竞争对手有机联系在一起,走出孤立排他的阴影,进入相互联合的王国,获取更高层面的竞争优势。

      不过,在我国涂料业,企业间实现竞合才刚刚萌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企业必须本着以诚相待的态度,把向合作方学习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其次,要在充分了解双方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获取自身竞争能力的最大化提升;此外,合作企业必须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

      诚然,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但企业间竞争的目的肯定不是“你死我活”。没有一个企业可以满足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大家在市场上可能都是竞争对手,但现在联合在一起,不仅是竞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合作的关系。塔克商学院战略管理学教授理查德•戴维尼(RichardD’Aveni)曾用“企业之间的拳击比赛”来对竞合做形象的比喻——非要博得寡头地位的企业,是觉得拳击场的大小以及各种竞赛规则最重要;炫耀资本的企业,是觉得拳击手的肌肉和力量最重要;而懂得动态战略的企业是出拳和招式的高手。最终的胜出者往往不是最健壮的、最强势的,而是最聪明的。正如柔道,小个子与大块头对决,可以“四两拨千斤”地赢。

      波特竞争理论基于力的对比,主张我大你就小,你强我就弱;但现实中,竞争与合作常常是一体两面,“竞合”比“竞争”更明智。而所谓王道,“本质上就是一种寻求差异化的理念,关键点首先是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和互动,构建商业模式与生态系统”。

      意识决定眼光,眼光决定行动。对全球而言,中国涂料产业已经站到了一个崭新的高起点上,中国优秀涂料企业积极探索建立“双赢”或“多赢”的企业间、区域间协作支持的长效发展机制已刻不容缓。只有多加强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才谈得上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共识点,充分取长补短,共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遏制不当竞争;只有抱团携手合作,才能抵御市场风险。

      竞合意味着竞争的升级,竞争不再单纯表现为技术上的你追我赶、互设屏障,而演化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战略谋划等方面更深层次的较量。在这种较量中,企业必须学会创造差异化的价值,形成独特的发展路径。

      竞合意识是优秀涂料企业的一种理念升华,保护这种哪怕当下还呈萌动状态的可贵意识并使之落地,必将有利于极大提升中国涂料产业的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在此我们期望,我国涂料业能涌现出更多像嘉宝莉这样大度的企业,相互之间多加强合作,凝聚共识,抱团出击,共同去努力实现中国涂料的强国梦!
 
关键词: 涂料企业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首页 | 供应 | 采购 | 企业 | 资讯 | 展会 | 招商 | 品牌 | 新型涂料 | 涂料视频 | 涂料营销 | 涂料技术 | 涂料知道 | 涂料图库 | 涂料专题|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