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型涂料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涂料标准 » 正文

学习和解读硅藻泥行业标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http://www.xxtlw.com  发布日期:2016-04-18  浏览次数:454
中国新型涂料网讯:
中国生态环境建材分会硅藻泥协会王静教授在硅藻泥年会发言:
       刚才冀志江博士对分会情况做了总体介绍,对硅藻泥行业形势和状况做了深刻分析,我先重点谈下硅藻泥行业标准具体问题。行业要健康发展需要每个硅藻泥企业的共同努力,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应该是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技术进步衡量和保证的依据是什么,就是标准。一个新产品有了行业标准,就是在国家工业产品中有乐命份,也有了评判的尺子。咱们硅藻泥行业在2013年出台了2177标准,行业因这个标准的出台而更加蓬勃发展。近段时间大家或多或少知道的行业纠纷中,有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对已出台的“硅藻泥装饰壁材”行业标准的质疑,对于刚进入行业或对行业标准理解不到位的人来说,很有可能会产生迷惑、怀疑,影响判断和行为,对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混乱。如果不能科学的、公正的、全面的对待标准,这是对众多硅藻泥企业的不负责任、对行业的不负责任。在此我想谈几点:
 
       一、JC/T2177行业标准经过严格的制定过程而出台,是目前硅藻泥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标准。
       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现在国家还鼓励团体标准。代表国家、行业层面的就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前国家标准一般是测试方法标准和涉及国家重大安全的标准,一般的产品标准就限于行业标准。而工信部管理的行业标准从立项、制定、报批都要经过严格的过程。立项要经过至少两轮的立项答辩和公示,制定过程严格按照工信部文件要求,建材领域对标准的审查最为严格,报批也要经过工信部科技司的两轮答辩,整个过程严格程度远超于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2177标准历经几轮答辩才获得立项批复。十多家当时较具规模的硅藻泥生产企业参与了标准制定并提供实验验证样品。总院在充分的产品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研究以及实验验证基础上,完成标准制定工作,向行业内外40多位不同单位的专家进行了征求意见,最终通过了包括非矿、涂料、新材料多领域专家及有几十年标准制定审查专家和标委会委员组成的十多位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标准报批后又经过建材行业标准质量部、工信部原材料司和科技司的审核,最终才批准实施。可以说此标准的制定过程严格按照国家工信部对行业标准制定的规定进行,行业内众多企业参与凝聚了大家的努力,并经过各方标准专家的层层把关。这个标准不仅仅是总院、我们一两个人的成果,而是所有参与标准制定的硅藻泥企业共同成果。
       2177标准凝聚了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在环境功能建材领域多年研究成果,而且是在总院主持的多项环境建材标准基础上制定的。如《抗菌涂料》(HG/T3950-2007)、《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净化性能》(JC/T 1074-2008)、《建筑材料吸放湿性能测试方法》(JC/T 2002-2009)、《建筑用调湿功能内饰材料》(JC/T 2082-2011)、《建筑用水基无机干粉室内装饰材料》(JC/T 2083-2011)等标准。硅藻泥标准中的健康功能性指标和测试方法多是引用参考了已完成的这些标准。
       此标准实施后对硅藻泥产品质量控制、行业发展的推动等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国内多个质检机构、多数硅藻泥企业都在应用此标准对硅藻泥产品进行评价,从现有市场看,产品这个标准定的技术指标不低,要想全部指标达标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2015年该标准获得了中国建材行业标准创新二等奖。国家工信部网站上挂着对这个标准的解读,我们向工信部主管领导汇报这个标准的情况也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所以请大家坚信这个标准,对于硅藻泥产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今后我们也会多做这个标准的宣贯工作。
 
        二、关于“硅藻成分含量”问题。这是大家所关心的。“硅藻成分定量”存在争议,我们认为硅藻成分定性判定是科学和正确的。
       从测试技术上来说,化学分析法、显微镜法和XRD法误差率都较大。硅藻的主要成分是无定型二氧化硅,是一种非晶态物质。不同厂家的硅藻泥产品配方不尽相同,除了硅藻土外,其他组分多变且复杂,大部分的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石英粉等其他硅质材料,而定量的化学分析法无法区分晶体二氧化硅和非晶态二氧化硅,因此无法用化学分析法准确定量硅藻材料的含量。半定量的XRD方法通过测试硅藻泥中非晶物质来确定硅藻材料的含量,但在硅藻泥中,常用的白水泥、灰钙等材料含有的钙矾石等非晶物质对XRD的测试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硅藻材料的结果不准确性较大。国内硅藻泥中用的硅藻土多数是东北临江、长白地区的硅藻土,形貌多位筛盘状、柱状等。2177标准制定中经过大量的试验摸索,总结出一套对硅藻泥样品的处理方法,然后在显微镜下观测是否有明显的硅藻形貌。目前出台的个别地方标准协会标准观测方法也是引用我们这个方法。硅藻泥的主要环境功能是调湿、吸附有害气体。其性能除了和硅藻土的含量有一定关系外,和硅藻土质量、配方中的其他成分性能都有关系。
       硅藻土的调湿能力主要依靠内部较多的孔道与极大的比表面积产生水分吸附和脱附作用。研究得出材料孔径在3-7nm之间且分布均匀,在相对湿度40-70%之间具有最佳的调湿性能。因此重要的是选择好性能合适的硅藻土,而不应过分追求硅藻土在硅藻泥中含量高低。以最终环境功能性的实现为目的,且要保证良好的使用性能。
       标准中如果定量硅藻土含量,会误导厂家和消费者。易造成对硅藻含量数据的攀比。很多功能建材产品的标准不会去规定实现功能性的材料所占的量,而是通过功能性的指标来评价产品。如“热反射隔热涂料”,没有规定热反射隔热材料微珠的含量不能低于多少,而是通过反射率和发射率的指标来限定这一功能涂料。还有如石膏自流平砂浆、羊毛吸声绝热制品等产品的标准都是这样。
       总结来说,对于硅藻泥来说现阶段测试技术无法准确定量其硅藻土含量(小编注:可以检索一下泥博士硅藻泥推出的“硅藻泥干片漂浮法”,利用了硅藻土比重比水轻的特性,将硅藻泥制作的干片扔进水里会漂浮于水面),且不能以硅藻土含量多少来评价产品好坏,而是使用性能、环保性能、健康性能多种综合评价产品优劣;硅藻成分定量易造成误导厂家和消费者,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小编注:硅藻泥行业需要技术型企业带动)。请大家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科学、理性对待。我们也非常欢迎对标准有不同意见的人坐下来探讨交流,而不要欠理性、非科学地来对行业标准妄加指责。
 
三、后续标准工作
       与硅藻产品相关的行业标准目前立项的有2个。一个是《水性硅藻液态内墙涂料》,JC/T2177标准是针对的粉体型硅藻壁材产品,目前很多企业(涂料企业、硅藻泥企业)都在开发或推出添加硅藻土的乳胶体系液态内墙涂装材料,这是两类产品,不能混为一谈,性能指标会有不同。因此2014年我们申报立项,2015年制定,在座的很多企业也加入了这个标准。计划今年6月份完成此标准。
        在研立项的还有《硅藻泥装饰壁材》标准修订。此标准出台在2013年,制定是在2011-2012年,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实践发现,所用胶凝材料和施工厚度不同会影响产品质量(小编注:这是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影响消费者利益,已出台的标准受当时行业产品状况影响没有细分产品种类和厚度,相应的技术指标也没有细分。实际市场上,不同类型不同厚度的硅藻泥产品,表现出来的环境功能性有差异,应该给出不同的技术指标以便消费者的准确评判和选择。这正是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硅藻泥行业,通过标准的细化让市场更有秩序。另外随着一些测试方法新标准的出台,标准中规定的环境性指标相应的测试方法应更新,比如《调湿建筑材料的调湿性能测试方法》已升级为国标,且应与新的ISO国际标准接轨,现标准在关键的测试周期方面与老标准有不同。若更新采用新的测试方法,需进行新的实验验证以确定新方法下的技术指标。硅藻泥的环境健康指标还有一项是防结露性能,但在做2013版标准时“建筑材料防结露性能测试方法”行标还未出台,国内外没有适合的标准方法可参照进行实验,因此2013版标准中未将硅藻泥的防结露性能列上。现在《建筑材料防结露性能测试方法》(HG/T4560-2013)已实施,本次修订也要加上此性能。《硅藻泥装饰壁材》标准制定单位本着一切从科学出发、真正服务行业为目标,提出标准修订。
 
       2014年在众多硅藻泥企业的要求下,作为硅藻泥行业标准的建设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通过环境友好与有益健康建筑材料标委会向工信部申报了《硅藻泥装饰壁材施工及验收规范》行业标准。这个标准将继续立项。同时我们也在探索与其他行业协会合作,如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简称中装协),是住建部下属的国家级协会,硅藻泥施工技术规范标准与他们联合制定协会标准,再进一步进入住建部标准,让装饰企业直接进入或应用这个标准,也是我们正要做的一件事。
 
       行业竞争、企业竞争不是价格战、不是单纯宣传造势(小编注:硅藻泥属于功能性性壁材,更需要口碑),更应该是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以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而标准是企业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是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准则,是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动力。在如今要加快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标准化工作比以往更为重要,标准的“引领”、“规范”作用更需加强。希望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努力打造硅藻泥行业从朝阳行业发展成阳光行业。让更多更好的健康环保硅藻泥产品造福百姓、造福社会。
 
关键词: 硅藻泥 硅藻泥标准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中国新型涂料网"官方微信,尽享涂料天下事,玩转行业网络营销。

中国新型涂料网官方微信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赞助合作